托克逊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托克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23-09-24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形势判断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

1、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托克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工业强县,农业固基,科教兴县,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大力弘扬“心系群众、众志成城、迎难奋起、埋头苦干、团结奉献”的白杨河精神,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0.82亿元(现价),比2000年翻3番;                         2005年增长2.25倍,五年平均增长26.5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1亿元,比2005年增长94.63%,五年平均增长14.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17.34亿元,比2005年增长4.43倍,五年平均增长40.30%;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14.4亿元, 2005年增长7.67倍,五年平均增长54.0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46亿元,比2005年增长1.18倍,五年平均增长16.87%;三次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25.5:31.3:40.8调整为16.2956.2627.45。呈现出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的趋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计划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6.8亿元,比2005年增长9.9倍,五年平均增长61.27%;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比2005年增长12.99倍,五年平均增长69.49%;原煤产能达到1500万吨,2005年增长11.5倍,五年平均增长66.28%;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呈现出多元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培育壮大了煤电能、煤化工、无机盐化工、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五大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预计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8.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81倍,五年平均增长13.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953元,比2005年增长53.82%,五年平均增加346.6元。全县红枣面积达到12.6万亩;蔬菜面积达到2.39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34万亩;特色葡萄面积达到2.54万亩;西甜瓜面积达到1.97万亩,其中甜瓜种植面积达1.67万亩,精品哈密瓜达到0.4万亩;优质小白杏面积达到1.2万亩。全县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53万亩,其中滴灌4.56万亩,低压管道3.97万亩。完成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9处,解决了1.27万人和9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五年全县累计实现肉类产量4.2万吨,奶类产量5.2万吨;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户达10827户;沼气池2023座,受益农牧民达10115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已逐步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项目争取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预计2006-2009年全县已争取到国家及自治区补助资金的项目共计98个,争取到补助资金37460.5万元;其中,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4个,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3598.5万元;常规项目71个,其中,国家及自治区补助资金29957.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项目5个,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904.2万元,其中自治区地债资金3155.2万元,转贷资金749万元。项目涉及教育、卫生、文化、计生、交通、城建、生态、农业、工业、公检法等领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8.8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74倍,年均增长36.53%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年分层次编制了中心区1平方公里详细规划、城南区修建性规划、城北区控制性规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白杨河县城段综合治理规划、克尔碱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等六个规划,城市规划的龙头和指导作用明显增强。完成友好路、华安路、九龙路改扩建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业园区至九龙路主、辅道路分别与九龙路和高速公路实现双线对接。完成白杨河4.1公里河道综合治理及景观、道路和护栏安装、景观亮化、风光区补建、景观绿化等工程。完成314国道县城段、北大街522盏路灯的更换和维修工作。开发建设始昌驿步行街、碧水云天、始昌花园、新都花园、湖滨花园、锦秀花园、永兴小区、伊拉湖幸福小区、僖之汇小区等房地产项目。推进了依拉湖乡、夏乡、阿乐惠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了城区、园区建设步伐,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交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全县公路县道总长度达到111.95公里,乡村道路总长度达到638.07公里。友好路、九龙路、华安路、运煤专运公路、园区道路等建成通车,资源路,农村重点公路、村村通等一大批交通项目建成正在加快建设。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我县坚持不懈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医疗、就学、就业、住房、农村饮水安全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预计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876元,比2005年增长1.62倍,五年平均增长2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比2005年增长4.19倍,五年平均增长39 %。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更多的群众纳入了社会保障网。农村低保户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市低保金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20%-30%

总体来看,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托克逊县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向着全面小康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宏观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深入人心,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周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但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从疆内环境看,新疆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疆发展思路、政策导向清晰明确,加快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比较好,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束缚发展的机制体制弊端正在不断革除,一些有利条件和要素正在聚合,加快发展的平台已经夯实。中央对新疆发展与稳定的高度重视为区域加快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国务院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应看到,新疆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国内市场竞争及区域发展上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十二五”时期是托克逊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前所未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社会虽然取得较大成就,但与周边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只有通过跨跃式发展才能逐步缩小同周边县市的差距,力争在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三)“十二五”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结合新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们感到,还有一些关系到托克逊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需要在“十二五”时期加以破解。

  ---扩大经济总量问题。托克逊县经济总量占全区比例较小,综合实力弱,可用财力少,与周边县市存在较大差距。托克逊县产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交通、水利、能源和城市基础设施尚不完备。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突出投资拉动,加快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壮大产业实力,实现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县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长期以来,产业不优不强、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性工业和重工业比重偏大,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占据比重大,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产业链条较短,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矿产资源探明程度低,资源配置不均衡,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农村工业和产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创新能力缺乏和质量效益不佳等问题一直困扰县域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科学开发资源,依靠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把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城镇化建设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县城乡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农村整体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长期困扰我县的工农矛盾、城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民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农村整体环境还需改善。特别是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定居和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 “十二五”期间,要把城镇化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终极目标,作为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问题。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区域地下水超采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大,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造提升资源产业,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还面临诸多困难,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保障体系、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服务还很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十二五”期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全县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问题。我县经济外向度不高,对外经贸合作处于较低层次,对外通道通而不畅、商贸物流经济发展落后。“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期,以先行先试为动力、以通道建设为着力点,创新对外经济合作模式,以强化统筹协调、促进资源整合、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推动县域对外经贸合作在高层次上向纵深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总体设想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手抓团结稳定,一手抓改革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固基、科教兴县、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弘扬白杨河精神,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坚持走符合托克逊县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疆先进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社会稳定明显稳固;到2020年进一步促进托克逊县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方面走在全疆先进行列,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跨越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经济结构,破解发展难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始终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做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实施惠民富民政策,不断加大对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全县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确保各族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

3.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集约利用好土地、矿产等优势资源,注重在开发中建设生态与保护环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坚持区域融合协调发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融入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和乌鲁木齐都市经济圈,缩小区域差距,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发挥湖南对口援疆工作的积极作用,建立具有托克逊特色的富于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贸,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5.坚持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落实标本兼治的措施,夯实稳定基础;始终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使我县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真正做到常态化,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四)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三大突破”,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九大支柱产业体系”,把托克逊县建成全疆重要的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全疆重要的煤电盐化产业基地、全疆重要的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围绕“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实现海拔零点城的掘起。

---贯穿“一条主线”:以团结稳定,富民强县为主线,保持托克逊县长期繁荣稳定,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切实把发展目的真正落实到为民、惠民、安民,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

---实现“三大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特别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实现重大突破;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特别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上实现重大突破;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特别在扩大向区外开放上实现重大突破。

---实施“四大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大力弘扬白杨河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固基、科教兴县、生态立县”四大战略,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托克逊。

---建设“九大支柱产业体系”:建设全疆重要的煤炭、煤电盐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全疆重要的有色金属、黑金属生产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全疆较有影响力的新型建材加工产业体系;建设全疆重要的绿色生态设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特色林果及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现代畜牧业及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五)预期目标

    ——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达到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到2015年达到49500 元;地方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 %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高产、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确立。全疆重要的煤电能源接替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3:61.4:20.3;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到20%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托克逊县城改造,统筹城乡公用设施建设,带动各具特色中心乡镇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 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5%。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以上。用水结构趋于合理,地下水基本实现采补平衡。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3.5万吨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4%;基本农田控制在22.8亩。

    ——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增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就业环境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社会更加稳定。到2015年,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疆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13%。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3720元,年均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

三、“十二五”时期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根据已形成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外部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县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战略重点,争取在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九大支柱产业体系,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和推进和谐社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夯实“兴工”基础,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及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能源、无机盐、金属加工、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成为全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崛起的经济高地。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树立能源产业龙头地位,培育新兴能源产业。加快煤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着力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多元化和高效化,打造新疆重要的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实现能源“兴工”跨越式发展目标。

煤炭:加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推进大型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优先建设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安全高效矿井。重点发展煤电一体化和煤炭生产一体化产业集群。“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黑山、克布尔碱等大型煤炭基地,形成稳定可靠的煤炭调出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煤化工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启动煤层气开发利用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末,煤炭产能突破1亿吨。

电力:坚持统一规划、电源电网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电网建设坚持以市场为主,逐步形成网架健全、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的统一电网。重点加快园区220kV变电站、库米什220KV变电站及小草湖风电220KV变电站建设,尽快形成220kV双回路电网,完善110kV及以下输、配电网结构,使主电网与配电网协调发展,完善农网和城市电网建设。到“十二五”末,托克逊电网的电压合格率达到97%,供电可靠性达到98%

煤电-煤化工: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重点抓好中电投2×35万千瓦空冷机组、华能2×66万千瓦空冷机组、华电2×66万千瓦空冷机组、神华2×66万千瓦空冷机组火电建设;着力推进圣雄集团一期50万吨PVC煤电盐化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在确保圣雄集团60万吨电石、200万吨兰炭、新冶能化30万吨电石项目年内投产达效基础上,积极做好新冶能化120万吨兰炭、和盛煤化90万吨兰炭项目申报和投资服务工作,努力做好新冶能化150万吨电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山东信发集团100万吨PVC及配套产业项目。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火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建成全疆重要的煤电能供应基地;实现兰炭生产量500万吨、电石生产量400万吨,使托克逊县成为全疆的电石、兰炭生产基地。

新能源方面,以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降低常规能源消耗,改善能源结构。“十二五”末,力争达到县域总装机容量52万千瓦。

——做大做强无机盐化工产业。加强无机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调整无机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经营。到“十二五”末,力争PVC产能达到300万吨,铬盐10万吨、硝酸钾肥60万吨,建成国内重要的无机盐化工基地。

——发展金属加工产业。优化产品结构,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金属矿山向集团化、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延伸以铁、铜、铅锌为主的黑色、有色金属产业链条。重点支持雪银股份日处理2000吨选矿生产线建成投产,在原料保证的情况下,力促2万吨电解铜项目建成;力促昌盛锰业30万吨富锰渣和新疆美汇10万吨电解锰项目建成投产,提高资源利用附加值。确保“十二五”末,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

——壮大提升建材产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重点培育和支持优势产业集团,支持业泰能源240万吨水泥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新家园120万吨活性石灰、1.8亿块免烧砖和金鑫玉矿业二期硅酸钙板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新疆化工集团5000吨涂料项目建设,重点加大石灰矿开采力度,除电石生产所需石灰外,立足电厂脱硫、免烧砖、水泥等建材领域,将石灰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十二五”末实现石灰产量700万吨,打造新疆较有影响力的新型建材加工基地。

2、完善园区功能化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按照园区规划要求,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推进托克逊能源重化工园区煤--盐一体化产业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区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载体。

3、加快优势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加快煤炭、黑色、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转换力度,形成资源合理配置、循环利用。重点加大钾销石、钠硝石、煤炭、铜、铁、黄金、铅锌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建设一批具有规模的矿山开采和矿产品加工企业,使其成为新疆重要矿产开发加工基地。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形成以红枣、设施农业、精品哈密瓜、早熟小白杏、特色葡萄、现代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骨干的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托克逊县建设成为新疆重要的绿色、有机早熟瓜果菜生产基地。

1、实施“农业固基”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

继续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咬住发展“红枣、设施农业、精品哈密瓜、早熟小白杏、特色葡萄”五大绿色产业不放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强力推进现代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优势农产品开发做优、做大、做强,提升集约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到“十二五”末实现以设施农业为主现代农业8.61万亩;以哈密瓜为主的瓜果业4万亩;以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5万亩,红枣15万亩;杏子2万亩。最终实现“人均两亩红枣、户均一座温室大棚、户均一个产业工人”的产业主导格局。

——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以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突出反季节生产优势,重点发展高标准日光温室,科学谋划设施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发展设施哈密瓜、设施葡萄、设施红枣、设施油桃;充分发挥农业现代产业园的技术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产业化水平,力争在设施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市场开拓上,在外向型设施农业规模扩张上,在无公害、绿色、有机设施农产品基地建设上,在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上实现明显突破;加快推动设施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由单纯建大棚生产初级产品向形成产业体系转变、由主要保障区内供给向全方位市场开拓转变。初步构建起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加销相互衔接现代设施产业体系框架,把设施农业尽快发展成为我县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稳步推进特色林果业。引进优良的无核鲜食葡萄品种,改善葡萄品种结构和葡萄干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葡萄、杏、油桃等设施林果品种;积极实施低产劣质果园优质化改造,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进一步提高商品率,注重打造绿色品牌,大力发展优质定向栽培,有针对性地发展新特品种,立足促早或延迟品种栽培,增加反季节果品产量。到2015年,林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2万亩。

——大力提升哈密瓜产业水平。继续依托“楼兰神”品牌将其做大做强,坚持有机种植,保证精品瓜品质;巩固完善精品哈密瓜“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严格实施标准化管理,发挥吐鲁番精品哈密瓜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效应,使“楼兰神”哈密瓜成为国内最高端市场的主角;加强品牌保护意识;探索和发展哈密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推广哈密瓜新品种,大力发展春提早秋延晚设施栽培,扩大精品哈密瓜种植规模。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满足市场周年需求。

——保护、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造林38.78万亩,三北五期人工造林18.95万亩;在巩固现有治沙成果的基础上,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加强农村防护林、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建设、城市防护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等五大工程的建设管理;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巩固成果,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林果品结构,发展名、特、优、新特色经济林,加快林业经济建设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森林资源监测管理网络;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推进林业科研、科技教育和科技应用推广工作,推动我县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坚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以牛羊育肥为主,以特色畜禽养殖为辅,抓好育肥畜源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品种改良步伐,促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大力发展牛羊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区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推进可饲用秸秆的开发利用,稳定畜牧业生产基础。到2015年牲畜存栏达到43万头(只);养殖优质高产奶牛1.4万头;育肥肉牛8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8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2万吨;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畜牧业的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围绕葡萄、哈密瓜、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保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副产品市场建设,依托设施农业园区和基地,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形成新疆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

3、提升非农产业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推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加快战略性转移步伐,促进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向工人、向城镇转化。深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发展工艺型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开辟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的新途径,实现农民由短期、临时转移向长期稳定转移过渡,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乡镇企业集群发展,鼓励中小型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夯实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微观基础。

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推进乡(镇)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合理安排小城镇建设、村庄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联网和覆盖率。实施扶贫帮困,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重点,认真做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以项目的实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进一步加大实施抗震安居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构建和谐的干群、村民关系,维护农村安定祥和。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

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和市场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等,构建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水平。

  ——突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托克逊县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商贸流通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要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经营,培育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利用现有仓储、运输、包装等设施,建设社会化、专业化的商品配送中心。以资源为纽带,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生产与流通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融合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推动现代商贸流通、物流配送、制造业与商贸物流联动发展机制,大力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使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业成为促进托克逊县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逐步把托克逊县培育成为疆内商贸服务业中心和物流中心。

 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构筑和完善工业品、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渠道;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农资连锁和医药连锁经营,完善城市便民服务功能,加快商贸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信息网络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信息通信网的应用体系。加快信息服务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基础信息网络、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医疗远程会诊网络服务平台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资源的发掘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努力扩大现有网络资源规模,加快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信息服务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融合,加快行业信息化应用,建设包括商务投资、金融、产品质量检验检疫、旅游、劳动力、科技、文化等综合性和专业性信息在内的区域性信息交流服务中心。

  ——提升金融保险业服务水平。创建完善金融安全区,健全企业信用机构,改善金融发展环境。鼓励现有金融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开办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基金理财、代理保管以及债券发行、证券资金结算等业务。加强保险公司的内控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新产品创新和开发能力,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培育保险中介市场,提升保险业服务水平。

  ——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大政府投入,依靠各方力量,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形成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鼓励发展小型分散适用的便民服务项目,推动家政、健身、托老、托幼、婚介等行业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壮大发展旅游业。以平衡四季游为抓手,打造 “阳光、健康、绿色、文化”品牌,开发吐鲁番特色旅游。实施文化产业规划,促进文物保护利用。注重文化内涵提升和宣传促销,深入挖掘旅游文化产业增长点。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经营机制,培养旅游高素质人才,提升一批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精品线路。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走中心城市和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镇化发展道路。以现有县(市)城区和历史上形成的中心镇作为聚集区,做大城市、中心镇的规模,形成规模居住效益。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立志创业的宜居城市。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坚持节水工程与增水工程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强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尽快完成阿拉沟水库的修建工程,力争实施柯尔碱、鱼儿沟、乌斯通沟等水库建设,缓解我县用水矛盾。实现跨流域调水的重大工程,在满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的条件下,重点解决全县工业及经济发展资源型缺水;继续以节水增效、建设优质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到“十二五”末,高效节水面积达19.9万亩;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升我县水资源管理水平,初步完成各河流初始水权的界定,逐步推行水权水市场管理体制的建设。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以改善路网空间布局和站场能力匹配为重点,完善区域公路网。重点配合推进兰新铁路二线,加快托克逊运煤专运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铁--机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体系,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通达重点矿区资源路、园区道路。到“十二五”末,县道公路100%达到三级以上标准,乡道公路100%达到四级以上标准,实现100%乡镇和90%行政村通农村客车,80%自然村实现公交通达。

——加大电力设施建设。电网建设以“疆电东送”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网架结构。配合乌--750KV双回输变电和吐-巴750KV单回输电线工程建设。完善托克逊区域电网建设,加大现有输变电系统的增容扩能改造;加快优势资源矿区、园区供电建设步伐。推进农网和城网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安全。加快无电区域送电工程。

(五)加快开放步伐,促进融合经济发展。

树立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的理念,加大开放力度,抢抓历史性机遇,促进地区融合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开放步伐。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市场和东部市场,培育出口型企业。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各项政策和项目支持,合理有效利用亚行、世行及国外政府贷款;加强与内地省、市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和国内外先进技术;发挥对口支援省份湖南的经济、人才、教育、科技等优势,做好引智和教育培训等工作。

——发展融合经济。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深入实施内引外联、东联西出,积极融入乌鲁木齐经济都市圈,形成以乌鲁木齐大都市经济圈为中心,推进托克逊县城市圈建设,把托克逊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聚集地。继续加强对疆内外合作;高起点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大力培育各类区域性组织;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拓宽有利于发挥优势、互利共赢的市场发展空间。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力度,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文化,创建自治区环境保护模范县,努力成为最佳宜居。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监督管理,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逐步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控制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的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步伐,推进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和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建成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和县城、中心乡(镇)级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到“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县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换,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工业节能、节水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重点加强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建材等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和奖励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强化推广节能降耗技术。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有效保护资源。加强土地特别是耕地、矿产资源、水资源、重要原材料、农产品等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形成长效机制。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鼓励园内企业对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和回用。发展集中供热,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特种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提高社会再生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扩大建筑节能规模。到“十二五”末,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75%,煤矿回采率提高到65%以上,其他矿井回采率达到85%以上。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科学、合理、高效配置水资源,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用水户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保障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安全。农业实施以水定地,退耕还水,推行水权有价转让。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实施中水回用。重视城市节水,推广节水器具,实施阶梯式水价。

(七)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重点,扶持发展科技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科教兴县,大力发展科教事业。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目标,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鼓励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性事业。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科、教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机制,积极研究和引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科技进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强工业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加强与湖南省科研单位合作,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突破高中阶段教育“瓶颈”上。把学校建设的重点放到布局调整与合校并点建设上,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模式,广泛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增加教育投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资源整合,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巩固和提高“普九”水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加强社会发展研究。提高县域社会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和集中各部门人才,整合社会研究力量,为托克逊县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社会产业发展服务。加强县域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研究和政策研究。加强社会体制改革、基层社会建设和社会产业理论研究。重视艺术学科建设方面具有开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民族民间社会艺术遗产研究。建立托克逊县公共社会资源信息库,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建立和完善托克逊县文物、博物馆数据库信息共享体系,初步实现资源数据化和管理、信息传播网络化。

——积极发展文化、广电、体育等事业。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艺术精品工程”、“民族文化保护工程”和“文化体育人才培养工程”,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县场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乡村、新村等广播电视覆盖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对体育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加强体育设施规划,加快体育馆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全民健身工程,提供更多亲民、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和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竞技文化体育活动。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整顿药品流通市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抓好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积极推行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计生服务水平。强化对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八)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大力营造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社会环境,加快构建和谐托克逊县。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在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重点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完善各项配套措施。鼓励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健全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抓好创业就业工程,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创业服务平台,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就业,建立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本全覆盖。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探索农民以土地换社保的途径,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保体系。以灾害救助、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三大系统为重点,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服务等多形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和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的救助,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医疗等困难,逐年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扩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覆盖面,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水平。加强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五保户关爱工程,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基础的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性、专营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节,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方位地推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改进政府施政方式,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重大政务活动的公开程度和各族群众对政务活动的参与程度,畅通人民群众提出意见、反映问题的渠道。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强依法监督,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

   ——加快平安和谐托克逊县建设。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建设和谐托克逊”争先创优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加大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力度,为建设和谐托克逊县创造优良的环境。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各族群众健康安全。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抓好重大骨干项目。以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为依托,强化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加强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提高重大项目实施水平。增强项目前期经费统筹安排能力,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项目储备库制度。重视项目规划工作,提高各类项目在地区、省、国家有关项目安排中的比重,争取获得广泛支持。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落实优惠政策,推动一批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建立重大项目多部门联合谋划机制,落实项目开工条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积极向金融部门推荐成熟项目,提高信贷资金与托克逊县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程度。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实行程序化管理,遵循量入为出原则,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在财政能力范围内优中选优足额安排,确保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

(九)深化体制改革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和综合执法,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行为,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维护市场秩序上来。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稽查和监督检查,规范和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完善“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融资平台”项目融资体制,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搭建中小企业多种投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和便捷的工作程序,破解融资难题。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优化政策环境,落实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运用财政杠杆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协会、商会等建设。